边疆多民族地区国家在场治理技术

被引:15
作者
李树燕
机构
[1] 昆明学院
关键词
多民族边疆地区; 国家治理技术; 国家在场;
D O I
10.16273/j.cnki.53-1134/d.2013.02.032
中图分类号
D633.1 [民族事务与民族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国家在场是国家对多民族边疆地区治理的一种技术实践,国家在场技术实践包括经济技术、政治技术、文化技术和符号技术,其中符号技术是现代国家最具特色的治边技术,四种技术通过垂直下沉的行政网络实现对多民族边疆地区的治理。国家在场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四种治理技术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四种治理技术是意识形态得以实现的载体。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 [J].
李全生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46-150
[2]  
强社会与弱国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 米格代尔, 2009
[3]  
群氓之族[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伊罗生, 2008
[4]  
农业、农民、农村的四性化研究[M]. 中国书籍出版社 , 纳麒, 2007
[5]  
社会权力的来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迈克尔·曼(MichaelMann)著, 2002
[6]  
社会学概论新修[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郑杭生 主编, 2002
[7]  
论国家的作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德)威廉·冯·洪堡(WilhelmVonHumboldt)著, 1998
[8]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 费孝通等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