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路堤滑坡
被引:3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晔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新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宝林
[
1
,
2
]
机构
: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来源
:
路基工程
|
2008年
/ 06期
关键词
: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土性参数;
滑坡;
反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U418.55 [];
学科分类号
:
0814 ;
摘要
:
依据已出现的高填方路堤滑坡典型迹象的尺寸和位置,由经验选取了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初值;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反推滑坡体的滑动面及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其结果与勘察报告基本一致,为在特定工程背景下获取土性参数值提供了一种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虎跳峡龙蟠右岸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J].
徐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徐文杰
;
胡瑞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胡瑞林
;
岳中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大学土木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岳中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儒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仁江
;
曾如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曾如意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1)
:1996
-2004
[2]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
[J].
郑颖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
郑颖人
;
赵尚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
赵尚毅
;
张鲁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
张鲁渝
.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10)
:57
-61+78
[3]
State of the Art: Limit Equilibrium and Finite-Element Analysis of Slopes[J] . James Michael Duncan.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1996 (7)
←
1
→
共 3 条
[1]
虎跳峡龙蟠右岸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J].
徐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徐文杰
;
胡瑞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胡瑞林
;
岳中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大学土木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岳中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儒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仁江
;
曾如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南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
曾如意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1)
:1996
-2004
[2]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分析
[J].
郑颖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
郑颖人
;
赵尚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
赵尚毅
;
张鲁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
张鲁渝
.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10)
:57
-61+78
[3]
State of the Art: Limit Equilibrium and Finite-Element Analysis of Slopes[J] . James Michael Duncan.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 1996 (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