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主要人工林类型固碳成本核算

被引:19
作者
张治军 [1 ,2 ]
张小全 [3 ]
朱建华 [2 ]
罗云建 [4 ]
侯振宏 [2 ]
褚金翔 [2 ]
机构
[1]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3]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
[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工林; 固碳; 成本核算; 净收益;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广西主要人工林类型在一个完整轮伐期内的固碳成本现值动态变化及其敏感性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并分析不同贴现率对各人工林类型固碳成本的影响,同时结合木材收益分析主要人工林类型固碳成本与净收益,并且将净收益与不考虑木材收益时的固碳成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主要人工林固碳成本现值均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各人工林类型在轮伐期末的固碳成本现值以木荷+枫香、杉木、桉树较大,其中,木荷+枫香每吨碳171.8~283.4元,杉木178.3~271.7元,桉树211.0~225.9元;马尾松、柳杉+水杉、木麻黄+檫树较小,其中,马尾松每吨碳133.3~218.9元,柳杉+水杉133.0~205.7元,木麻黄+檫树122.0~159.1元;栎类+青冈最小,每吨碳仅48.9~100.4元;以杉木为例的各项成本的年际波动明显影响所核算的固碳成本;采用较低贴现率与较高贴现率所计算出的各树种轮伐期末固碳成本现值相差较大,贴现率对木荷+枫香轮伐期末固碳成本影响较大,对桉树影响较小;在评价碳汇造林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方面,固碳成本-净收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不同初植密度的桉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 [J].
陈少雄 ;
李志辉 ;
李天会 ;
周国福 ;
吴志华 ;
周群英 .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01) :1-6
[2]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J].
余新晓 ;
鲁绍伟 ;
靳芳 ;
陈丽华 ;
饶良懿 ;
陆贵巧 .
生态学报, 2005, (08) :2096-2102
[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靳芳 ;
鲁绍伟 ;
余新晓 ;
饶良懿 ;
牛建植 ;
谢媛媛 ;
张振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8) :1531-1536
[4]   海南岛生态系统生态调节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 [J].
欧阳志云 ;
赵同谦 ;
赵景柱 ;
肖寒 ;
王效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1395-1402
[5]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赵同谦 ;
欧阳志云 ;
郑华 ;
王效科 ;
苗鸿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480-491
[6]   陕南秦巴山区植被生态功能的价值测评 [J].
任志远 ;
李晶 .
地理学报, 2003, (04) :503-511
[7]   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 [J].
余新晓 ;
秦永胜 ;
陈丽华 ;
刘松 .
生态学报, 2002, (05) :783-786
[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 [J].
肖寒 ;
欧阳志云 ;
赵景柱 ;
王效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481-484
[9]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间接经济价值评估 [J].
薛达元 ;
包浩生 ;
李文华 .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03) :247-252
[10]  
中国CDM造林再造林项目指南[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张小全,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