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抗组胺药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3种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妍
郭在培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
关键词
咪唑斯汀; 氯雷他定; 西替利嗪; 皮炎,接触性,变应性;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4;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小鼠产生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介素(IL)-4的影响,探讨抗组胺药治疗ACD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ACD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ACD小鼠产生IFN-γ、TNF-α和IL-4的水平及3种药物分别对它们的作用。结果:ACD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及脾淋巴细胞产生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咪唑斯汀对血清及细胞培养液中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有显著或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仅对部分细胞因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咪唑斯汀对ACD小鼠产生的3种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强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它们对ACD小鼠3种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咪唑斯汀抗炎活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J].
付萌 ;
樊平申 ;
廖文俊 ;
赵小东 ;
王志鹏 ;
张鑫 ;
杜俊峰 ;
刘玉峰 .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 (11) :635-637
[2]   国产环孢素A对郎格罕细胞及接触过敏的影响 [J].
郭在培 ;
周光平 ;
熊琳 ;
余银霞 .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5, (06) :39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