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及走向分析

被引:25
作者
周喜超 [1 ,2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 特高压电网; 电力系统; 安全稳定;
D O I
10.19666/j.rlfd.202002027
中图分类号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储能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据统计,2019年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含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熔融盐储热)累计装机规模达183.1 GW,同比增长1.2%。储能技术按照能量转化机制可划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其他储能等多种类型,各有不同的适合应用领域。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迅猛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加快建设,储能市场将会迎来快速增长。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在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可为储能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含电储能系统的新型辅助服务市场研究.[D].陈大宇.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03
[2]  
离网型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赵文军.广东工业大学.2019, 02
[3]  
基于动态博弈的车网互动策略研究.[D].曾琪.华东交通大学.2018, 12
[4]  
配网储能系统的规划方法研究.[D].吴小刚.华北电力大学.2015, 02
[5]  
液流电池技术.[M].张华民.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6]   压缩空气储能示范进展及商业应用场景综述 [J].
郭祚刚 ;
马溪原 ;
雷金勇 ;
袁智勇 .
南方能源建设, 2019, 6 (03) :17-26
[7]   利用储能系统提升电网电能质量研究综述 [J].
李建林 ;
袁晓冬 ;
郁正纲 ;
葛乐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 43 (08) :15-24
[8]   电力系统中储能发展前景及应用关键问题研究 [J].
元博 ;
张运洲 ;
鲁刚 ;
徐志成 ;
王芃 ;
杨捷 .
中国电力, 2019, 52 (03) :1-8
[9]   江苏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建设运行的启示 [J].
李建林 ;
王上行 ;
袁晓冬 ;
雷震 ;
惠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 (21) :1-9+103
[10]   火电机组与储能系统联合自动发电控制调频技术及应用 [J].
牟春华 ;
兀鹏越 ;
孙钢虎 ;
杨沛豪 ;
陈世峰 ;
王峥 ;
常东锋 ;
居文平 ;
于洋 .
热力发电 , 2018, (05)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