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

被引:13
作者
郭正林
机构
[1]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中心广东广州
关键词
公共管理; 公共行政; 理论范式;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03.02.001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而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出来的“公共管理” ,体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整合。传统的公共行政 ,以韦伯的官僚制来破解庇护主义 ,以政治 /行政分开来化解政党分肥 ,以文官制度来建构行政组织的基本规范 ,以泰勒主义来保证效率行政的主导地位。这种行政改进逐渐变成公共行政中的教条主义。结果 ,官僚制成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 ,政治 /行政两分成了“两张皮” ,文官制度变成了文牍主义 ,效率主导变成了缺乏效果的效率。求解这些疑难导致了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范式的转移。而突出公共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建构 ,就是以公共行政为底色而对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政策分析以及 2 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的一次理论整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公共管理导论.[M].(澳)欧文·E.休斯(OwenE.Hughes)著;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西方行政学说史.[M].丁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著;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4]  
政治与行政.[M].(美)古德诺(Goodnow;F.J.)著;王 元;杨百朋译;.华夏出版社.1987,
[5]   公共管理:新的研究方向 [J].
马骏 ;
郭巍青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76-83
[6]   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 [J].
王乐夫 .
政治学研究, 2001, (03)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