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2
作者
巫协宁
黄耀章
陈之焕
王福淇
王泳鑫
徐治康
机构
[1]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2]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同位素室
[3]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4]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 诊断价值; 阳性率; 肝癌患者; 骨髓瘤; 浆细胞肉瘤; 骨髓增生异常; 结直肠癌; 胰腺癌; 胰腺肿瘤; IAP;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药盒; 卵巢癌; 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肿瘤; 胃癌; 胃肿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其理化特性与α1酸性糖蛋白(α1AG)略有不同,但亦有免疫抑制作用,它存在于67%癌肿患者的血浆与体腔积液中。作者等对消化道和非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测定其血清含量,并与血清CEA、AFP、铁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比较其诊断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5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