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旅游景观评价及开发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3
作者
董舫 [1 ]
王春晖 [2 ]
于冬波 [3 ]
机构
[1]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3]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关键词
吉林省; 寒地; 旅游景观; AVC; 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运用AVC(attraction,vitality,capacity)理论与评价方法,从景观与旅游区域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等3方面,对吉林省寒地旅游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各市(州)寒地旅游景观呈现出吸引力、生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等特点,这与其开发保护现状相吻合,同时也反映出吉林省寒地景观开发的一些矛盾.基于此,吉林省应注重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加强景观规划,切实保护景观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陇南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 [J].
杨春利 ;
白永平 ;
王芳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1 (02) :191-193
[2]   评价与选择:旅游景观文化研究——基于无锡主题公园兴衰的思考 [J].
周永博 ;
沙润 ;
沈敏 .
经济地理, 2009, 29 (11) :1907-1912
[3]   吉林省冰雪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策略 [J].
甘静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124-126
[4]   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核心三力要素的综合评价 [J].
王云才 ;
王书华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1724-1728
[5]   文化遗址的景观敏感度评价及可持续利用——以新疆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为例 [J].
王云才 ;
陈田 ;
石忆邵 .
地理研究, 2006, (03) :517-525+564
[6]   寒地城市住区绿地规划对策 [J].
孙明 ;
邹广天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S1) :214-219
[8]   景观与旅游区AVC评价量化模型——以玄武湖景观区总体规划为例 [J].
刘滨谊 ;
杨铭祺 .
中国园林, 2003, (06) :63-64+69-70
[9]   旅游哲学观与规划方法论——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 [J].
刘滨谊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3) :12-17
[10]   小兴安岭风景道旅游景观评价 [J].
吴必虎 ;
李咪咪 .
地理学报, 2001, (02) :2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