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胡杨两种形态叶片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9
作者
马剑英 [1 ]
孙惠玲 [2 ]
夏敦胜 [1 ]
魏海涛 [2 ]
陈发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胡杨; 披针形叶; 宽卵形叶;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水分利用效率; 塔里木盆地;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7.04.014
中图分类号
Q944 [植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以自然生长在塔里木盆地的胡杨为研究材料,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探讨不同种群胡杨的披针形叶和宽卵形叶两种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胡杨叶片的δ13C值为-29.81‰~25.33‰,说明胡杨属于C3代谢途径;胡杨宽卵形叶片和披针形叶片的δ13C值差异显著,宽卵形叶片的δ13C值要比披针形叶片的明显偏正,平均偏正2.08‰,说明胡杨宽卵圆形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要高于披针形叶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LIU Jia-zhen~ 1,2, CHEN Ya-ning~ 1,*, CHEN Yong-jin~ 1,2, ZHANG Na~2, LI Wei-hong~1(1. 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830011,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Degradation of Populus euphratica communit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Xinjiang,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5(05):740-747
[2]   极端干旱区胡杨水势及影响因子研究 [J].
司建华 ;
冯起 ;
张小由 .
中国沙漠, 2005, (04) :505-510
[3]   胡杨披针形叶与宽卵形叶的超微结构与光合特性的差异 [J].
杨树德 ;
郑文菊 ;
陈国仓 ;
张承烈 ;
陈珈 ;
王学臣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1) :14-21
[4]   胡杨林的衰退原因与林地恢复策略 [J].
黄培祐 .
新疆环境保护, 2004, (S1) :121-124
[5]   塔里木河下游干旱胁迫下的胡杨生理特点分析 [J].
陈亚鹏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张宏锋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10) :1943-1948
[6]   胡杨披针形叶与宽卵形叶的渗透调节能力的差异 [J].
杨树德 ;
陈国仓 ;
张承烈 ;
陈珈 ;
王学臣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9) :1583-1588
[7]   干旱区人类活动指数的动态研究——以塔里木河流域1978~2000年县级区为例 [J].
李香云 ;
王立新 ;
章予舒 .
兰州大学学报, 2004, (04) :106-111
[8]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盐相关基因的克隆 [J].
曾会明 ;
沈昕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76-80
[9]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不同地下水位的胡杨水势变化分析 [J].
付爱红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刘家珍 ;
薛燕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207-211
[10]   干旱胁迫下的胡杨脯氨酸累积特点分析 [J].
陈亚鹏 ;
陈亚宁 ;
李卫红 ;
薛燕 ;
张宏锋 .
干旱区地理, 2003, (04) :4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