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自然灾害后灾害景区对非灾害景区波及效应研究——以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境内的景区为例

被引:15
作者
吴家灿
李蔚
机构
[1] 四川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非灾害景区; 灾害景区; 自然灾害; 波及效应; 扎根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通过现实观察,发现在严重自然灾害发生后受损程度不同的旅游景区恢复均较迟缓的现象,进而对灾害地旅游景区进行了细分,界定了非灾害旅游景区和灾害旅游景区,阐明了灾后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存在负面的波及效应,致使其游客流失严重、恢复缓慢。借助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114名研究对象进行了开放式/半结构化访谈,归纳了此种波及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构建了此种波及效应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严重自然灾害背景下灾害旅游景区对非灾害旅游景区的波及效应有3种,分别是联结性波及效应、整体性波及效应和泛化性波及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新编心理学史[M].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杨鑫辉主编, 2003
[2]  
建构扎根理论[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英) 卡麦兹 (Charmaz, 2009
[3]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考夫卡, 2010
[4]   灾害的级、类、度 [J].
徐好民 .
科技导报, 1991, (04) :61-63
[5]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及灾害等级划分 [J].
冯志泽,胡政,何钧 .
灾害学, 1994, (01) :13-16
[6]   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及灾害分级管理研究 [J].
冯志泽 .
灾害学, 1996, (01) :34-37
[7]   严重自然灾难地景区游客流失原因因子分析——以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为例 [J].
刘世明 ;
南剑飞 ;
李蔚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28 (02) :89-94
[8]   旅华美国游客目的地城市色彩意象认知研究 [J].
白凯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557-573
[9]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choosing am ong five traditions. Creswell,J.W. . 1998
[10]  
Understanding the Motivationof Travelers on Repeat visits to Thailand. Rittichainuwat,B.N.,H.Qu,C.Mongkhonvanit.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