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地区引种种植红树林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文沛
郑松发
黎锐成
陈玉军
郑德璋
机构
[1] 广州市番禺区林业局!广东番禺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红树林; 生境因子相似性; 引种; 广东省番禺地区;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1.03.012
中图分类号
S722.7 [引种、驯化];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701 ;
摘要
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广东番禺地区人们一直关心的“可否利用当地滩涂构建多用途的生态公益红树林体系”的问题 ,提出了在构建过程中的合理化建议。首先从多个理论角度论证在广东番禺地区引种种植红树林可以取得成功 ,然后通过在 3个地点营造 4个树种、遍布 14.2 km长的潮滩带、总面积达 13.7hm2 的试验林进行实际检验。结果表明 :实际试种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基本吻合 ,几个树种的保存率和生长情况与我国其它红树林主要分布地区相同树种的情况相当 ;适宜当地发展红树林的较佳树种为无瓣海桑、秋茄和木榄 ,适合它们生存的滩面高程分别为相对于海平面 - 0 .8m,- 0 .74 m和 - 0 .4 3m以上。本文可作为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发展红树林的一个决策依据 ,同时 ,也可为珠江三角洲沿岸推广红树林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红树植物秋茄造林技术的研究 [J].
廖宝文 ;
郑德璋 ;
郑松发 ;
李云 ;
陈相如 ;
陈正桃 .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6) :29-35
[2]   红树植物对缺氧生境适应能力的数量化研究 [J].
郑松发 ;
郑德璋 ;
廖宝文 .
林业科学研究, 1991, (02) :153-159
[3]  
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 科学出版社 , 林鹏著, 1997
[4]  
广州国土资源地图集[M].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 广州市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编, 1997
[5]  
中国红树林研究与管理[M]. 科学出版社 , 范航清, 1995
[6]  
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曹军, 1993
[7]  
广东省市地县概况[M].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 广东省统计局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