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行勇
张林海
武妮
白琛
黄树荣
陈军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科研成果; 产业化; 转化; 杨凌示范区;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02.02.002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教单位的科研成果、6个成果转化企业和 4乡 1 0村 1 1户农户的收入基本情况作了重点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杨凌示范区有科研成果 5 0 0 0余项 ,其中理论研究成果占总成果数的 3 0 .69% ,直接应用于生产、实现产业化的成果占总成果数的 3 2 .67% ,农业栽培和丰产配套技术类成果数占总成果数的 3 6.63 %。杨凌的科教硬件优势、人才优势、科教信息传播、交流、推广辐射优势使杨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解决中国农业生态经济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在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应做到 :(1 )对杨凌示范区科教单位的 5 0 0 0余项科研成果应按其属性进行分类管理 ,重点促进现有 3 2 .67%可直接实行产业化的成果转化工作 ,注重农业增产增收是多项科研成果结合应用的系统工程作用 ;(2 )论证认为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研成果产业化示范推广模式为 :“农户 +科学家 +公司 +市场”;(3 )根据杨凌农户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 ,注重用相应层次技术、资金要求的成果对农户种植、养殖产业的渗透和改造 ,树立农户科研成果转化致富典型 ,最终使全村形成产业化生产基地。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高新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 [J].
丁越兰 .
兰州大学学报, 2001, (05) :127-133
[2]   对加快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J].
陈俊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17-20
[3]   陕西农业产业化实践及其发展对策 [J].
王秀娟 ;
陆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50-52
[4]   农业产业化带来的新思考 [J].
林仁堂 .
中国科技论坛, 1997, (01) :30-32
[5]   论农业产业化 [J].
梁荣 .
岭南学刊, 1997, (01) :27-32
[6]   把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的主导地位 [J].
马洪 .
管理世界, 1996, (0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