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牙形石色变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蒋武
陆廷清
罗玉琼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碳酸盐岩,牙形石色变指标,有机质成熟度,古地温,埋藏深度,油气分布,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四川盆地上二叠统为例,论述牙形石色变指标CAI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由20余条实测剖面,获取了相应的CAI值,据此划分了盆地上二叠统有机质热变质的成熟期,认为广元、北川、安县一带处于成熟期;川中、川南和川东等地区处于高成熟期;成都、南充、绵阳等地区处于过成熟期。根据CAI值推算了盆地各地区的古地温,认为高值(170~400℃)区在绵阳、成都、南充、达县及旺苍等地区;低值(50~100℃)区在广元至江油以北地区;川东、川南广大地区为130~200℃。根据CAI值及古地温,推算出上二叠统顶面埋藏深度,编制了埋深等值线图,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综合以上推算结果,预测四川盆地上二叠统的原油、凝析油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前缘带,其余地区主要产天然气。图3表5参6(梁大新摘)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