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农田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的两种模型比较

被引:15
作者
胡克林
李保国
陈德立
R.E.White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和水科学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2]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3]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土地和食品学院 北京
[4] 维多利亚   澳大利亚
关键词
动力学模型; 水分渗漏; 氮素淋失; 农田;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4.01.017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以田间试验为基础,分别用平衡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计算了3个小区农田水分渗漏量和氮素淋失量,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平衡模型计算的水分渗漏量为191~202mm,氮素淋失量为38~63kg·N/hm2;而用动力学模型计算的水分渗漏量为168~234mm,氮素淋失量为27~53kg·N/hm2。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平衡模型没有考虑向上的水流和非饱和流;而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了二者。动力学模型需要大量的田间实测资料,主要应用于农田氮素循环、定量评价水氮资源利用率、优化水肥管理措施等方面。平衡模型仅需要非常少的资料,就能够得到农田水分渗漏量和氮素淋失量,这对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农田水肥管理来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中NO3-N含量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 [J].
李保国 ;
白由路 ;
胡克林 ;
黄元仿 ;
陈德立 .
中国工程科学, 2001, (04) :42-45+55
[2]   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特征 [J].
胡克林 ;
李保国 ;
林启美 ;
李贵桐 ;
陈德立 .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03) :33-38
[3]   田间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的模拟模型Ⅰ [J].
黄元仿,李韵珠,陆锦文 .
水利学报, 1996, (06) :9-14+33
[4]   我国北方农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调查 [J].
张维理 ;
田哲旭 ;
张宁 ;
李晓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5, (02) :82-89
[5]  
土壤物理学[M]. -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华孟, 1993
[6]  
Nitrogen turnover in the soil-crop system;comparison of fourteen simulation models[J] . P. Willigen.Fertilizer Research . 1991 (2)
[7]  
Modelling water flow, nitrogen transport and root uptake including physical non-equilibrium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root water potential[J] . F. Lafolie.Fertilizer Research . 1991 (2)
[8]  
Nitrate leaching and soil moisture prediction with the LEACHM model[J] . C. Ramos,E. A. Carbonell.Fertilizer Research . 19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