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代前期铺商户籍问题——兼论清代“商籍”

被引:15
作者
许敏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编审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商铺; 役籍; 商籍; 户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91.2 [政治制度、国家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清初承继明朝户籍制度 ,一般经商之人无专门户籍。康雍年间 ,由于商役在制度上的废弛 ,“摊丁入地”的实施 ,封建徭役基本被废除 ,因此商人役籍意义上的户籍就不可能也无必要再单独设立了。然而 ,清代有“商籍”一说 ,而且该籍在国家典籍文献中被列为四大户籍之一。其实此“商籍”与以役籍为中心意义的军、民等籍有根本区别 ,它是政府专为盐商在行盐地区参加官学学习和科举考试所设的资格凭据 ,并不涵盖盐商之外的其他商贾。此外 ,为了索取和管理需要 ,清政府对其他商贾也设有一些必要的户籍管理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5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扬州盐商:十八世纪中国商业资本的研究 [J].
何炳棣 ;
巫仁恕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9, (02) :59-76
[2]   明代商人户籍问题初探 [J].
许敏 .
中国史研究, 1998, (03) :116-127
[3]  
明朝的配户当差制[J]. 王毓铨.中国史研究. 1991 (01)
[4]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M]. 三联书店 , 王振忠著, 1996
[5]  
清圣祖实录. 中华书局 . 1985
[6]  
广东学额. 《学政全书》卷八一 .
[7]  
《清世祖实录》卷一六 ,顺治二年五月. 中华书局 . 1985
[8]  
《中国史学丛书》本. 吴相湘主编. 台北学生书局 .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