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问题与转型

被引:15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郭豫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新常态;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产业政策;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16.01.01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随着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推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方面特点:宏观调控目标宽泛化、以财政政策为主导、频繁地运用产业政策直接干预市场。尽管这些特点在以往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的新变化。宏观调控政策空间收紧会导致目标宽泛化的低效率问题凸显。运用财政政策"调结构"会导致经济结构"越调越乱"。产业政策则会阻碍市场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并形成巨大的寻租空间。新常态需要新宏观调控是时代的新要求。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体系需要大幅简化宏观调控目标,强化货币政策的核心地位,减弱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并大幅弱化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率管制与总需求结构失衡 [J].
陈彦斌 ;
陈小亮 ;
陈伟泽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8-31
[2]   中国经济增长困境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 [J].
陈彦斌 ;
姚一旻 ;
陈小亮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3, (04) :27-35
[3]   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 [J].
江飞涛 ;
李晓萍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9) :26-36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J].
万军 .
科技成果纵横, 2010, (01) :13-16
[5]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扬,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