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注入煤层多用途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润 [1 ,2 ]
秦勇 [1 ]
申建 [1 ]
王国玲 [1 ]
刘国伟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
[3] 华北油田煤层气分公司
关键词
煤层; 贮存; 二氧化碳; 强化甲烷产出; 生物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煤层气产率,增加能源储备,根据煤层气地质学和生物气的基本理论,提出二氧化碳(CO2)注入煤层多种用途这一新观点。研究结果显示:煤对CO2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将煤层作为CO2的储集层;煤具有优先吸附CO2而滞后吸附甲烷(CH4)的特性,向煤层注入CO2可大大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产甲烷菌具有利用CO2生成CH4的能力,新生成的CH4成为能源储备的有益补充。可见,CO2注入煤层不仅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化煤层甲烷产出,而且为新能源生物CH4的生成提供了基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表面与CH4,CO2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 [J].
降文萍 ;
崔永君 ;
张群 ;
李育辉 .
煤炭学报, 2006, (02) :237-240
[2]   废弃矿井瓦斯——值得关注的煤层气资源 [J].
崔永君 .
中国煤层气, 2005, (03) :27-31
[3]   混合气体的吸附特征 [J].
辜敏 ;
陈昌国 ;
鲜学福 .
天然气工业, 2001, (04) :91-94+1
[4]   中国部分煤储层解吸特性及甲烷采收率 [J].
傅雪海 ;
秦勇 ;
叶建平 ;
唐书恒 ;
章云根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02) :19-22
[5]   生物气模拟试验的进展 [J].
李明宅 ;
张洪年 ;
刘华 ;
张辉 ;
邓宇 ;
连莉文 ;
尹小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2) :117-122
[6]   关于生物气研究中几个理论及方法问题的研究 [J].
陈英,戴金星,戚厚发 .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03) :209-219
[7]  
构造煤结构及储层物性[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琚宜文, 2005
[8]  
煤的结构与反应性[M]. 科学出版社 , 谢克昌著, 2002
[9]  
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M]. 科学出版社 , 苏现波等编著, 2001
[10]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徐永昌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