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金洋 [1 ]
李恒鹏 [1 ]
李金莲 [2 ]
机构
[1]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南京小庄学院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量; 非点源污染物负荷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以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太湖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选取1985年和2000年的TM/ETM土地利用解译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变化的模式,应用L-THIA(Long-Term Hydrologic Impact Assessment)水文模型,模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条件下径流量与营养盐负荷的变化。结果显示,2000年与1985年比较,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城镇用地向耕地扩张,由此导致年平均径流量增加2.79%;城镇用地的TN和TP分别增加467.952t和30.587t,耕地的TN、TP的减少量分别为384.885t和30.112t;林地的TN、TP有少量增加,分别增加了3.437t和0.093t;整个太湖流域的TN、TP分别增加了86.503t,0.568t。受土地利用变化分布特征的影响,苏锡常区、湖西区和浦东浦西区TN、TP负荷量变化最为显著,其城镇用地TN、TP分别增加了37.10%、34.81%和24.3%。
引用
收藏
页码:1214 / 12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江苏土壤.[M].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不同尺度流域地表径流氮、磷浓度比较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黄文钰 ;
于兴修 ;
梁涛 ;
李兆富 .
湖泊科学, 2006, (04) :377-386
[3]   太湖地区蠡河流域不同用地类型面源污染特征 [J].
李恒鹏 ;
黄文钰 ;
杨桂山 ;
刘晓玫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2) :243-247
[4]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长周期水文效应及管理策略——以太湖上游地区蠡河流域为例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刘晓玫 ;
万荣荣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4) :450-455
[5]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 (03) :298-303
[6]   SCS模型在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径流估算中的应用 [J].
张秀英 ;
孟飞 ;
丁宁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4) :172-174+249
[7]   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与控制 [J].
夏立忠 ;
杨林章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1) :45-49
[8]   非点源污染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郑一 ;
王学军 .
水科学进展, 2002, (01) :105-110
[9]   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及控制 [J].
贺缠生 ;
傅伯杰 ;
陈利顶 .
环境科学, 1998, (05) :88-92+97
[10]   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 [J].
鲍全盛 ;
王华东 .
地理科学, 1996, (01)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