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冬季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征

被引:23
作者
朱彬 [1 ]
马力 [2 ]
杨军 [1 ]
李子华 [1 ]
曾祥平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2] 重庆市气象局
关键词
重庆; 大气气溶胶; 物理、化学特性; 气象条件;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6.05.012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1—2002年重庆冬季大气气溶胶粒子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溶胶粒子的数浓度、质量浓度、谱分布、化学元素组成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冬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与我国其他大城市处于同一水平,大于0.3μm气溶胶粒子的平均数浓度为225.3个/cm3(最大337.8个/cm3);冷空气入侵和降水是局地气溶胶的主要清除机制,雾的存在可以显著地改变气溶胶数浓度的一般日变化规律;PM10占TSP(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的60%80%;人为污染元素S、Zn、As、Pb等在细粒子中富集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62 / 6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
    江玉华
    王强
    李子华
    马力
    [J]. 气象科技, 2004, (06) : 450 - 455
  • [2] ACE-Asia期间北京PM2.5的化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张仁健
    徐永福
    韩志伟
    [J]. 科学通报, 2003, (07) : 730 - 733
  • [3] 泽当、景洪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
    杨军
    朱彬
    李子华
    [J]. 气象学报, 2001, (06) : 795 - 802
  • [4] 重庆大气气溶胶污染现状与回顾
    彭中贵
    陈军
    孟小星
    刘远立
    张毅
    孟梅
    [J]. 重庆环境科学, 2000, (01) : 39 - 41
  • [5] 中国城市气溶胶危害评价
    车凤翔
    [J]. 中国粉体技术, 1999, (03) : 7 - 13
  • [6] 重庆市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时空分布和物理特性
    陈金荣
    周文贤
    [J]. 气象科学, 1992, (04) : 436 - 444
  • [7] 上海夏季大气气溶胶观测和分析
    张维
    邵德民
    沈爱华
    何珍珍
    沈志来
    吴玉霞
    任丽新
    黄美元
    不详
    [J]. 大气科学 , 1990, (02) : 225 - 231
  • [8] 边界层大气气溶胶浓度与尺度谱分布的时空变化
    游荣高
    洪钟祥
    吕位秀
    够赵德山
    孔琴心
    朱文琴
    [J]. 大气科学, 1983, (01) : 88 - 94
  • [9] Schwartz S E,Andreae M O.Uncertainty in climate change caused by aerosols[K].Science,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