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综述

被引:29
作者
齐有强 [1 ,2 ]
胡瑞忠 [1 ]
刘燊 [1 ]
田建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岩浆混合作用; 壳幔相互作用; 底侵作用; 岩石成因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研究进展,集中在混合作用的验证及地幔物质参与对混合作用的影响。从能量、物质运移的角度认识岩浆混合作用,以揭示上地幔、地壳的信息,并为认识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提供约束。综合归纳了岩浆混合作用主要的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混合作用发生的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已有理论和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值模拟,合理解释岩脉的不混合特征。作为壳-幔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阐述了岩浆混合与底侵作用的关系,并介绍了常见的岩浆混合作用岩石成因模型。最后说明了岩浆混合作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赣东北前寒武纪港边杂岩体的岩浆混合(和)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昌年 ;
廖群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5) :357-376
[2]   冈底斯岩浆带中段岩浆混合作用:来自花岗杂岩的证据 [J].
董国臣 ;
莫宣学 ;
赵志丹 ;
朱弟成 ;
王亮亮 ;
陈涛 ;
李冰 .
岩石学报, 2006, (04) :835-844
[3]  
Timing of Magma Mixing in the Gangdisê Magmatic Belt during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Zircon SHRIMP U-Pb Dating[J]. MO Xuanxue1,2, DONG Guochen1,2,3, ZHAO Zhidan1,2, GUO Tieying1, WANG Liangliang1 and CHEN Tao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2 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3 Hei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hijiazhuang, Hebei 0
[4]   华南花岗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附视频 [J].
王德滋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305-314
[5]   浙闽沿海晚中生代壳幔作用研究 [J].
周金城 ;
陈荣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6) :93-96
[6]   平潭和漳州深成杂岩中斜长石捕虏晶与岩浆混合作用 [J].
李武显 ;
董传万 ;
周新民 .
岩石学报, 1999, (02) :127-131
[7]   闽东南晚中生代岩浆混合作用:平潭火成杂岩的岩石学证据 [J].
董传万 ;
李武显 ;
陈小明 ;
徐夕生 ;
周新民 .
自然科学进展, 1998, (05) :71-76
[8]   壳-幔物质交换的岩浆岩石学研究 [J].
吴福元 .
地学前缘, 1998, (03) :95-103
[9]   郭家岭岩体壳幔岩浆混合作用与侵位机制的动力学研究 [J].
曲晓明,王鹤年 ;
不详 .
地质科学 , 1997, (04) :445-454
[10]   底侵作用(underplating)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J].
金振民 ;
高山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15 (0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