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rydium花粉在云南第四系的发现

被引:4
作者
唐领余
刘金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层位; 化石; Dacrydium; 图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泪杉(Dacrydium)化石花粉在云南第四系中常有发现,尤其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距今2—3万年的湖相沉积中含量较高。伴随泪杉化石花粉的还有山毛榉科的几个属和罗汉松属等,反映了中山雨林植被面貌。泪杉现今主要生长于南半球至热带地区,我国仅有一种生长于海南岛海拔1,000~1,500m的中山雨林中。今日之云南省已无泪杉生长,而大量泪杉花粉在云南第四系中发现,表明了现今云南的气候条件与距今2—3万年以前有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气温升高约1.5~3.5℃,年降雨量减少约500mm,以及云南植物区系成分与海南或更南地区的亲缘关系更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4+126 +126-12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孢粉学研究.[M].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2]  
广东植被.[M].广东省植物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1976,
[3]  
中国植物花粉形态.[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形态室孢粉组编;.科学出版社.1960,
[4]   雷州半岛第三纪孢粉 [J].
张一勇 .
古生物学报, 1981, (05) :449-458+501
[5]   云南中部晚第三纪和早第四纪的孢粉组合及其在古地理学上的意义 [J].
李文漪 ;
吴细芳 .
地理学报, 1978, (02) :142-155+172
[6]   对元谋人化石地层——元谋组的研究 [J].
浦庆余 ;
钱方 .
地质学报, 1977, (01) :89-100+106
[7]   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 [J].
吴征镒 .
科学通报, 1965, (01) :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