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集聚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被引:40
作者
张幼文
梁军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要素集聚; 国家核心能力; 世界经济格局;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07.03.01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要素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通过实现世界资本、技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向中国集聚,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要素集聚”是世界经济继中心外围结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阶段后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对外开放形成的要素集聚机制创造了世界各类生产要素使用和增值的共同机遇,这是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的特殊方式。要素集聚必然导致资本、生产和出口能力向中国的集中,这种意义上的所谓世界经济失衡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当代世界经济条件下,要素集聚能力、购买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三种类型的国家核心能力。总体上讲中国拥有前面的一个半。因此,中国需要扩大需求以增强进口能力;推进改革以形成体制与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培育自身的高级要素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要素集聚。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   全球化、要素分工与中国的战略 [J].
张二震 .
经济界, 2005, (05) :18-19
[4]   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J].
杨海生 ;
贾佳 ;
周永章 ;
王树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99-103
[5]   对我国利用FDI项目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J].
谭晶荣 ;
张德强 .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05) :78-82
[6]   地区间竞争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利效应分析 [J].
岳中刚 .
产业经济研究, 2005, (01) :17-23
[7]   “中国制造”的尴尬困局 [J].
汪维钢 .
中国企业家, 2004, (11) :96-98
[8]   “中国的投资环境相当不错” [J].
陈净植 ;
刘璐璐 .
政策瞭望, 2003, (12) :20-21
[9]   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 [J].
梁琦 .
世界经济, 2003, (09) :29-37
[10]   中国投资环境的国际比较 [J].
王水林 ;
徐立新 ;
大卫·多拉尔 ;
时安卿 ;
蒲宇飞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03) :24-3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