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变形的微结构突变模型研究

被引:22
作者
孙强
张晓科
李厚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变形机制; 微结构; 稳定性; 突变;
D O I
10.16285/j.rsm.2008.03.044
中图分类号
TU444 [黄土与地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特点,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水、荷载与内部因素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质。从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影响出发,建立了湿陷性黄土结构失稳突变模型,并从模型基本假定、微结构模型应力特性和湿化于微结构失稳的突变关系3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湿陷性黄土变形机制和规律。通过微结构突变失稳理论发现:当应力状态满足孔隙微结构失稳判别式时,微结构元的变形状态将诱发微结构失稳崩塌。微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刚度K和受力状态(σ,τ)密切相关。地下水不仅改变了颗粒的受力情况,更重要的是使颗粒间连接刚度降低,从而导致微结构失稳。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66+672 +6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湿陷性黄土结构损伤演化特性 [J].
邵生俊 ;
李彦兴 ;
周飞飞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4) :4161-4165
[2]   黄土湿陷性的微结构不平衡吸力成因论 [J].
汤连生 .
工程地质学报, 2003, (01) :30-35
[3]   黄土地基湿陷性研究与工程应用中若干问题 [J].
毕毅 .
土工基础, 1999, (03) :35-37
[4]   湿陷性黄土的变形机理与本构关系 [J].
苗天德 ;
刘忠玉 ;
任九生 .
岩土工程学报, 1999, (04) :383-387
[5]   黄土湿陷变形的结构理论 [J].
高国瑞 .
岩土工程学报, 1990, (04) :1-10
[6]  
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谢应齐,曹杰编著, 2001
[7]  
灾变理论入门[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英]P·T·桑德斯, 1983
[8]  
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升等著,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