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库河床纵剖面的调整

被引:9
作者
吴保生
邓玥
不详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2]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水库泥沙; 河床演变; 河床比降; 潼关高程;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5.05.007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通过对三门峡水库建库40多年来的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水库不同运用时期的河床纵剖面特点,对潼关至段河床比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如果汛期来水量小,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能力就小,非汛期回水在潼关附近河段形成的淤积,汛期得不到有效冲刷;如果来水量较丰,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能力就大,两种形式的冲刷相互叠加形成全库区的普遍冲刷下降。潼关至段河床比降主要取决于坝前水位条件,与7年移动平均坝前水位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受最近3年坝前水位条件的影响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来水来沙对潼关高程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J].
吴保生 ;
王光谦 ;
王兆印 ;
夏军强 .
科学通报, 2004, (14) :1461-1465
[2]   潼关以下黄河三门峡库区汛期冲刷规律分析 [J].
侯素珍 ;
焦恩泽 ;
姜乃迁 ;
王平 .
泥沙研究, 2002, (03) :9-13
[3]  
河床演变学[M]. - 科学出版社 , 钱宁等 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