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堂盆地的河谷地貌结构及近万年以来的水土流失概况

被引:2
作者
刘静
夏正楷
不详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斋堂盆地; 河谷地貌; 水土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根据斋堂盆地的河谷地貌结构,估算出10000aB.P.~8500aB.P.的河流年平均侵蚀量为158.0×103t/a,8500aB.P.~4000aB.P.的河流年平均堆积量为3.31×103t/a,4000aB.P.以来的河流年平均侵蚀量为96.3×103t/a。经比较得出,该区近万年以来的水土流失,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但随着人类活动作用的加强,人为因素逐渐成为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现今的土地受人为破坏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 [J].
夏正楷 ;
邓辉 ;
武弘麟 .
地理学报, 2000, (03) :329-336
[2]   内蒙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 [J].
夏正楷 ;
邓辉 ;
武弘麟 .
地理学报, 2000, (03) :329-336
[3]  
Topographical and archaeological studies in the Far East. Andersson J G.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 1939
[4]  
The Donghulin Woman from western Beijing: 14 C age and an associated compound shell necklace. Shou-Gang Hao,Xue -Ping Ma,Si -Xun Yuan,et al. Antiquity . 2001
[5]  
北京地区第四纪古地理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李华章著, 1995
[6]  
土力学地基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陈希哲编著, 1998
[7]   “清水侵蚀—马兰堆积”地文旋回的环境意义 [J].
魏兰英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28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