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煤岩体变形特征

被引:23
作者
马占国 [1 ]
涂敏 [2 ]
马继刚 [1 ]
张勃阳 [1 ]
韩猛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理学院
[2]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
关键词
远距离; 保护层开采; 覆岩; 变形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依据淮南矿区某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制作模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下保护层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动覆岩结构运动规律、采动裂隙动态演化与分布特征及被保护层煤层的应力变化和膨胀变形等规律.研究表明,在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开采离层裂隙可发育到约100 m高,采裂高厚比达44;被保护煤层沿走向卸压保护范围达到30 m以上、卸压保护角为54°;在采空区四周形成一个离层裂隙发育的"O"形圈,其周边宽度约34 m;被保护煤层的卸压瓦斯可通过它被抽采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顶板垮落诱发瓦斯灾害的理论分析 [J].
王家臣 ;
王进学 ;
沈杰 ;
郭鹏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4) :379-382
[2]   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及涌出规律研究 [J].
程远平 ;
周德永 ;
俞启香 ;
周红星 ;
王海锋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1) :12-18
[3]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 [J].
钱鸣高 ;
许家林 ;
缪协兴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04) :5-10
[4]   卸压瓦斯抽取及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 [J].
李树刚 ;
李生彩 ;
林海飞 ;
成连华 .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2, (03) :247-249+263
[5]   我国煤层与甲烷安全共采技术的可行性 [J].
李树刚 ;
钱鸣高 .
科技导报, 2000, (06) :39-41
[6]   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研究 [J].
钱鸣高 ;
缪协兴 ;
许家林 .
煤炭学报, 1996, (0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