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调研与建议

被引:5
作者
王力 [1 ]
于潇 [2 ]
机构
[1]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2] 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
农村土地确权; 投资; 安徽省; 吉林省; 财政管理; 劳动者; 农民; 土地承包经营权; 确权登记; 市场化流转; 受访者;
D O I
10.16127/j.cnki.issn1003-1812.2016.10.012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是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的前提。只有在理清国家与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的财产权利界限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起完整的农村资产财产权益体系,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解放农村生产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差序治理、熟人社会与农地确权矛盾化解——基于江苏省695份调查问卷和典型案例的分析 [J].
高名姿 ;
张雷 ;
陈东平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6) :60-69+96
[2]   以土地制度改革破题农村金融困境 [J].
于潇 ;
王大威 .
银行家, 2014, (02) :114-115
[3]  
The ‘credibility the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roperty rights: (In)Secure land tenure, conflict and social welfare in China[J] . Peter Ho. &nbspLand Use Policy . 2014
[4]   房产、土地与农民非农经营行为的选择——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于潇 ;
Peter Ho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5, 17 (01) :61-69
[5]   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典型事实、农民反应与政策含义 [J].
陶然 ;
童菊儿 ;
汪晖 ;
黄璐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0) :12-20+30
[6]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
[7]  
Myths of tenure security and titling: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s development[J] . Peter Ho. &nbspLand Use Policy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