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权重的可变模糊理论在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15
作者
燕敏飞
彭勇
王国利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关键词
可变模糊集; 熵权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针对地下水质评价中存在的多目标性和模糊性特点,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基于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大连市甘井子区2007年-2011年4月的水质调查资料为评价指标集,构筑多目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整体水质处于II~III等级之间,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相对比,将熵权法与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相结合的评价结果比较合理,可为大连市的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提供水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上海市黄浦区生活饮用水水质 [J].
杜向阳 ;
李朋昆 ;
阚海东 .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1, 28 (11) :693-696
[2]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任淑霞 ;
马涛 ;
李慧赟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 9 (04) :105-108
[3]   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鉴 ;
束龙仓 ;
张琛 ;
李娴 ;
季叶飞 ;
马超群 .
水电能源科学, 2010, 28 (08) :30-32
[4]   综合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王文强 .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 (01) :54-55
[5]   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 [J].
苏耀明 ;
苏小四 .
水资源保护, 2007, (02) :4-9+12
[6]   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比较 [J].
曾永 ;
樊引琴 ;
王丽伟 ;
刁立芳 ;
李婳 .
人民黄河, 2007, (02) :45+65-45
[7]   四种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J].
郭劲松 ;
龙腾锐 ;
霍国友 ;
王红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0, (04) :6-12
[8]   房地产开发投资决策的熵权系数优化模型 [J].
杜纲 ;
岳松涛 .
数理统计与管理, 1999, (01) :46-50
[9]  
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及其应用.[M].陈守煜; 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10]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M].籍传茂;王兆馨著;.地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