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的适应性与学校课程重建

被引:5
作者
伍远岳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程的适应性; 课程重建; 课程审议;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7.05.010
中图分类号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课程的适应性即课程的个性化、选择性与包容性。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动态成长变化为学生提供最适应其发展的课程。现代教育大数据的发展、学习行为分析技术以及学校课程审议制度的完善,为学校建构具有适应性的课程提供了契机,为真正实现课程对每个学生的发展价值提供了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苏泽, 2013
[2]  
Adaptive curriculum math. JulieLeckman. Learning&leading with technology . 2013
[3]   论学生课程履历及其规约 [J].
郭元祥 ;
李炎清 .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 (02) :17-23
[4]   遮蔽与澄明:学习的过程属性刍议 [J].
伍远岳 .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Z2) :95-99
[5]  
学习的本质[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焦尔当, 2015
[6]  
知识获得及其标准研究[D]. 伍远岳.华中师范大学 2015
[7]   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 [J].
郭元祥 .
教育研究, 2005, (09) :3-8
[8]  
The Practical:Something for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 Joseph J.Schwab. Curriculum Inquiry . 1983
[9]  
复杂性思想导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法) 莫兰,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