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儒家思想传统中的四种“身体”:类型与议题

被引:27
作者
黄俊杰
机构
[1] 台湾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东亚; 儒家; 身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东亚儒家思想传统所见的四种“身体”:作为政治权力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社会规范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精神修养展现场所的身体;作为隐喻的身体。在东亚儒家思想中,“身体”在空间上处于社会政治脉络之中,并在时间上受到历史经验的召唤与洗礼,因此而成为一种既是理性又是感性的主体。“身体”有其不完整性,但是从不完整臻于完整之关键则在于“气”。在东亚儒学中,“身”与“心”虽具有互相依存性,但仍以“心”居于首出之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郭店楚墓竹简.[M].荆门市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8,
[2]  
论语集释.[M].程树德 撰;程俊英;蒋见元 点校.中华书局.1990,
[3]  
灵肉探微.[M].(日)汤浅泰雄著;马超等编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
[4]  
中国人民大学.[M]..知识出版社.1985,
[5]  
帛书五行篇研究.[M].庞朴著;.齐鲁书社.1980,
[6]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Roger T Ame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