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逐级分类建模的北京地区能见度预报

被引:28
作者
李沛 [1 ,2 ]
王式功 [1 ]
尚可政 [1 ]
李邦东 [1 ]
朱海峰 [1 ]
曾淑玲 [1 ]
郝天依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分队
关键词
低能见度; 人工神经网络; 逐级分类建模; 预报; 北京地区;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2.03.023
中图分类号
P457.7 [能见度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研究了北京市近10年来城市能见度变化特征及低能见度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市气象站观测资料筛选出主要的预报因子,使用学习向量量化算法对样本进行分类,再利用列文夸特算法逐级建立预报模型,并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逐级分类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其关键在于模型的识别分类能力,试验得到分类准确率达到87.0%,采用列文夸特优化算法的逐级分类模型较统计回归预报残差平方和下降了57.1%;低能见度、中等能见度、高能见度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0.0%,68.2%,79.3%,均高于统计回归预报方法(12.5%,41.7%,52.4%).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低能见度浓雾监测、临近预报的实例分析与认识 [J].
袁成松 ;
梁敬东 ;
焦圣明 ;
冯民学 ;
陈玉石 .
气象科学, 2007, (06) :661-665
[2]   重庆市区雾的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J].
马学款 ;
蔡芗宁 ;
杨贵名 ;
刘还珠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6) :795-803
[3]   北京地区一次冬季平流雾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J].
李元平 ;
梁爱民 ;
张中锋 ;
罗娅 ;
刘开宇 ;
李秀连 ;
黄嘉佑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67-172+182
[4]   湖州市大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预报研究 [J].
李法然 ;
周之栩 ;
陈卫锋 ;
朱红 ;
陈世春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794-803
[5]   基于局部化原理和概率模型的LVQ改进算法 [J].
叶少珍 ;
吴鸣锐 ;
张钹 ;
郑文波 ;
马少平 .
计算机学报, 2003, (05) :626-629
[6]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徐晓峰 .
气象科技, 2003, (02) :109-114
[7]   北京城市能见度及雾特征分析 [J].
王继志 ;
徐祥德 ;
杨元琴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60-169
[8]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能见度预报方法 [J].
张德山 ;
魏建明 ;
陈廷良 ;
全红月 .
气象科技, 2002, (06) :358-361
[9]   北京地区大雾形成的分析和预报 [J].
吴洪 ;
柳崇健 ;
邵洁 ;
王晓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01) :123-127
[1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集成预报方法研究和比较 [J].
金龙 ;
陈宁 ;
林振山 .
气象学报, 1999, (02) :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