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凝析气藏裂缝性储层特征
被引:11
作者
:
魏成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魏成章
李忠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李忠春
吴昌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吴昌吉
机构
:
[1]
青海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
天然气工业
|
1999年
/ 04期
关键词
: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裂缝性储集层,评价,分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研究发现,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构造E32裂缝性储层既具有国内一些裂缝性储层的共同特点,又在裂缝性储层的成因、岩性、识别、评价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独具特色。这类裂缝性储层的裂缝细而密,孔缝连通性好,有高角度裂缝、斜交裂缝和水平裂缝。该类储层在平面上从构造两翼到构造高部位分布较为均匀,岩性也较为稳定,具有内陆湖相稳定沉积的特点;储层段的排驱压力为1.30~8.06MPa,饱和中值压力为3.12~10.22MPa,非储层段的排驱压力一般大于30MPa,饱和中值压力为80~124MPa。在储层段,钻进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井都发生了井漏或井喷;声波时差曲线有明显的周波跳跃现象,井径曲线有显著的扩径现象,同时该储层段还具有碎屑岩储层的电测特征(如自然电位的负异常)。储层岩性为碳酸盐岩、钙质泥岩和碎屑岩的混合体,结构上粗细混杂,成分上没有单一、质纯的岩石类型。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以裂缝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3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