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特点及培养对策

被引:6
作者
莫秀锋
余祖伟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2]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心理学教研室 重庆
[3] 广西钦州
关键词
未成年女性; 性别; 变通性; 双性化; 因性施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5 [女性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未成年女性性别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同性偏好与变通性并存 ;青春期的发展分歧 ,即回归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或者向更利于成才的“半双性化”、“双性化”等新型性别类型发展 ;从社会支持到自我支持。影响未成年女性性别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可分为生物遗传和社会环境。为使未成年女性能健康地发展 ,可采取以下对策 :倡导双性化、半双性人格 ;实施科学的学校教育和大力开展女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65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的编制 [J].
钱铭怡 ;
张光健 ;
罗珊红 ;
张莘 .
心理学报, 2000, (01) :99-104
[2]   国外运用社会结构理论解释性别角色形成研究述评 [J].
荆建华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2) :8-13
[3]   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 [J].
曾天山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4) :34-39
[5]  
儿童社会性发展[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张文新著, 1999
[6]  
现代社会心理学[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时蓉华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