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问题的探讨

被引:9
作者
彭一敏
欧阳绍清
机构
[1]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理利用; 传承人; 高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时至今日已近十年,在"非遗"保护的实践中,在贯彻和落实保护方针的过程中,"非遗"保护呈现出众多有待解决的"实践命题"。本文以江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保护与传承实践为依据,以"非遗"为主体,解读"非遗"保护中"十六字"方针"合理利用"的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赣南客家采茶戏旦角唱腔初步研究.[D].欧阳绍清.福建师范大学.2009, S1
[2]  
永新盾牌舞音乐文化研究.[D].李小兵.厦门大学.2007, 08
[3]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 [J].
吴明 .
中国音乐, 2009, (02) :153-156
[4]   “保存”与“生存”的双重使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 [J].
刘承华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 (04) :1-5
[5]   高校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与方略 [J].
周咏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1) :82-83
[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J].
彭建康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6)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