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21
作者:
司霞
机构:
[1]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来源: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连续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49例,通过CT或MRI明确其病灶部位,并于发病后3个月采用MoCA、CDR和ADL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根据MoCA和CDR标准将其分为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N-VCI)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无痴呆(CIND)组﹑血管性痴呆(VD)组。结果①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低;②VD组与CIND组﹑N-VCI组比较,视空间与执行﹑记忆﹑注意﹑语言及定向力有明显差异,CIND组与N-VCI组比较,视空间与执行﹑语言有明显差异;③VCI组额叶﹑颞叶﹑基底节区﹑丘脑梗死明显多于N-VCI组(P<0.01)。结论脑梗死后VCI的发生率高,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短时记忆和语言能力受损为其主要表现;额叶﹑颞叶、丘脑和基底节区的梗死易引起VCI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3+135
+13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