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疗效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吴晓荫
张洋
张国虎
机构
[1] 山东枣庄市立医院感染肝病科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 HBV基因分型; 干扰素; 拉米夫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鲁南地区不同的乙型肝炎 (HBV)基因型与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疗效的关系。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 2 0 0例HBVDNA、HBeAg阳性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异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检测其HBV基因分型 ,按 1∶1随机分配进入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干扰素治疗组。结果 ①鲁南地区HBV基因分型 :B型 2 7% ,C型 37 5 % ,D型 2 4 % ,E型 7 5 % ,CD混合型 3% ,F型 1%。②各基因型对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疗效的显著性、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有以B型、C型、D型、E型、C+D混合型、F型依次递减的规律。③口服拉米夫定HBVYMDD突变株 (YIDD/YVDD)多发生于E型、D型、C型。④前C区变异多发生于D型。结论 鲁南地区HBV基因型分布以C型、B型、D型为主。B型对干扰素及拉米夫定疗效好于其他基因型 ,C型、D型、E型、C +D混合型、F型对干扰素疗效依次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用乙型肝炎病毒P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的新方法 [J].
马英 ;
窦晓光 ;
于蛟 ;
吴晓枫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2) :95-96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J].
许军 ;
王齐欣 ;
蒋栋 ;
陈红松 ;
魏来 ;
王宇 ;
杨柳明 ;
赵延龙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01) :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