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防治“非典”机理探讨

被引:24
作者
唐国顺
机构
[1] 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屏风散; 防治“非典”;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和病情危急等特点 ,大致相当于中医“瘟病”。中国历史上汉、唐、元、明、清各朝代都有过大的烈性传染病流行。中医在同传染病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有专著留世。对病毒性疾病 ,从历史上看中医自有其优势 ,历代流行的疫病大都是靠中医药防治的。综观北京、上海、广州、四川等地提供的“非典”防治方 ,一般都包含玉屏风散的黄芪、白术和防风 ,肯定了玉屏风散在防治“非典”中的作用。现代免疫学提出的免疫防御功能与中医的“正气”抵御外邪的作用相类似。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从前一阶段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的经验看 ,服中药后随着人体免疫力的提高 ,在与病魔较量的邪正斗争中 ,可以占比较主动的地位。“非典”死亡病人中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慢性病者占多数 ,正因为这部分人的免疫功能差 ,尤其需要“扶正”。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玉屏风散有很好的免疫调节和增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玉屏风散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J].
辛洪涛 ;
侯林江 ;
徐少华 ;
周晓辉 .
中国中药杂志, 1998, (08) :57-59
[2]   玉屏风散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周然 ;
徐仁莲 ;
武玉鹏 .
中医药研究, 1996, (02) :52-54
[3]   黄芪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培养大鼠心肌细胞Ca2+内流及该病毒RNA复制 [J].
郭棋,彭天庆,杨英珍,顾全保,赵剑星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 (08) :483-485
[4]   几种中药提取成分对人PMN吞噬杀菌功能的影响 [J].
张力平,沈海中,程松高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94, (04) :277-279
[5]   PMφ释放H2O2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及其在中医免疫药理研究中的应用 [J].
陈新 .
广西中医药, 1993, (05) :42-43
[6]   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进展 [J].
汶医宁 ;
史传道 .
中成药, 1993, (09) :38-39
[7]   加味玉屏风散对慢性支气管炎鼠气管粘膜表面细菌粘附的对抗作用 [J].
沈永浩 ;
张敏 ;
孔繁智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11) :677-679+646
[8]   卫气理论的实验研究 [J].
区永欣 ;
邝杰钊 ;
王洪琦 ;
吴弥漫 ;
温伟强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2, (03) :135-140
[9]   黄芪不同提取部分抗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J].
孙晓娟 ;
董熙昌 .
贵阳医学院学报, 1991, (04) :309-312
[10]   玉屏风口服液对流感病毒抑制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J].
邹莉玲 ;
邹水生 ;
熊文淑 ;
伍学洲 .
中药材, 1990, (01)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