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机制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徐珊 [1 ]
宋戈 [1 ,2 ]
王越 [1 ]
雷国平 [1 ,2 ]
王学伟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粮食主产区; 耕地资源; 驱动机制; 粮食产量;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2.046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巴彦县为研究区,以3S技术为手段,运用Logistic模型识别研究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采用单因素指标法及通径分析法,探讨了单因子及复合因子对研究区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主要为坡度、土壤类型、地均GDP等8个敏感性因子,且每个驱动因子对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机制各不相同;(2)单一驱动因子指标分级变化会引起粮食产量的改变,变化最大值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级间的改变,最小值为政策法规在2—3级间的改变;(3)复合因子对粮食产量主要表现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复合总效应每改变0.1,粮食产量的变化值约在950kg/hm2。耕地资源变化的单因子及复合因子对粮食产量均产生较大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应根据驱动因子的不同特征制定具体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3+229 +2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影响因子作用机理研究——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例 [J].
宋戈 ;
王越 ;
雷国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1) :13-26
[2]   红门川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J].
赵阳 ;
余新晓 ;
贾剑波 ;
刘旭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9) :239-248
[3]   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J].
徐珊 ;
宋戈 ;
李丹 ;
王扬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1) :1-9
[4]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J].
贺佳惠 ;
王永军 ;
李团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2) (S2) :119-121
[5]   省域尺度耕地产能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J].
张红富 ;
周生路 ;
吴绍华 ;
李志 ;
花盛 ;
李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308-314
[6]   淮河流域土壤侵蚀与影响因子关系分析 [J].
刘瑞娟 ;
张万昌 ;
裴洪芹 .
中国水土保持, 2010, (05) :29-32+68
[7]   耕地分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J].
杨建波 ;
王朝晖 ;
邱士可 ;
王莉 ;
杨建锋 ;
田燕 ;
宋艳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4) :306-311
[8]   使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通径分析的方法 [J].
杜家菊 ;
陈志伟 .
生物学通报, 2010, 45 (02) :4-6
[9]   湖北省钟祥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分析 [J].
鲁明星 ;
徐辉 ;
贺立源 ;
杨文兵 ;
袁浩 ;
郭智慧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04) :431-437
[10]   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
许淑青 ;
张仁陟 ;
董博 ;
张鸣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02) :2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