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机制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徐珊 [1 ]
宋戈 [1 ,2 ]
王越 [1 ]
雷国平 [1 ,2 ]
王学伟 [1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粮食主产区; 耕地资源; 驱动机制; 粮食产量;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2.046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巴彦县为研究区,以3S技术为手段,运用Logistic模型识别研究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采用单因素指标法及通径分析法,探讨了单因子及复合因子对研究区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主要为坡度、土壤类型、地均GDP等8个敏感性因子,且每个驱动因子对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机制各不相同;(2)单一驱动因子指标分级变化会引起粮食产量的改变,变化最大值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级间的改变,最小值为政策法规在2—3级间的改变;(3)复合因子对粮食产量主要表现为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因子复合总效应每改变0.1,粮食产量的变化值约在950kg/hm2。耕地资源变化的单因子及复合因子对粮食产量均产生较大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应根据驱动因子的不同特征制定具体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3+229 +2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Logistic回归模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济川,郭志刚[著], 2001
[12]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Xiamen 1 1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Fujian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D0210010)[J] . Pedosphere . 2006 (4)
[13]  
Land use change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population pressure: the case of Java[J] . Peter H Verburg,Tom (A.) Veldkamp,Johan Bouma.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1999 (4)
[14]   浙江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及预测 [J].
李玉平 ;
蔡运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4) :466-470
[15]   发达地区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实证研究 [J].
郑海霞 ;
童菊儿 ;
徐扬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4) :75-78
[16]   江汉平原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仙桃市为例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1) :35-38
[17]   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判物元模型 [J].
苏海民 ;
陈健飞 .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