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相储层平面连续性精细描述

被引:72
作者
吕晓光
赵翰卿
付志国
雷顺
机构
[1] 大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一厂
关键词
河流相,储层,连续性,成因,精细描述,大庆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 [油田开发(油藏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流相储层在大庆油田的产油层中占有重要比例,河流相储层的平面连续性是影响其非均质性的主要方面,是油藏精细描述和建模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众多研究者采用露头调查类比的方法进行油田地下储层的精细描述和建模工作,但受限于沉积环境、沉积条件的不确定性,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中利用深度开发阶段老油田密井网提供的丰富的动、静态资料,将沉积过程分析、界面分析、测井曲线分析及油田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应用于油田地下研究,进行河流相储层平面连续性精细描述,重点探讨了储层细分微相、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及砂体之间的连通性等内容。研究成果对老油田储层建模及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青海油砂山分流河道砂体储层骨架模型 [J].
林克湘,张昌民,刘怀波,雷卞军,屈平彦,马文雄,唐瑞英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4, (02) :8-14
[2]   厚油层平面宏观非均质性及挖潜方法的探讨 [J].
吕晓光 ;
田东辉 ;
李伯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4) :58-63+71
[3]   碎屑岩储层概念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双河油田Ⅳ上油组为例 [J].
吴蕾 ;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1, (03) :85-97+101
[4]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 [J].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1) :85-90
[5]  
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A.J.斯科特等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