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主要土壤中的固定态铵及其有效性

被引:40
作者
文启孝
张晓华
杜丽娟
吴顺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固定态铵; 非交换态铵; 土壤氮素; 冲积物; 有效性;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测定了太湖地区主要土壤中固定态铵的储量和表土的固铵能力,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它们的有效性。土壤的固定态铵含量和表土的固铵能力因母质而异,长江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最高,次为黄土状物质的,第四纪红色粘土的最低。各土壤0—20厘米土层中的固定态铵总量平均占全氮总量的18.5%,0—100厘米土体中占34%。各土壤“固有的”固定态铵的有效性差异较大,视土层等的不同,在0—13%间。“新固定”的来自肥料或土壤有机质矿化释出的铵则很高,一般均能被当季作物完全吸收利用。渍水条件并不能提高固定态铵的有效性。讨论了铵的固定作用在土壤氮素肥力中的意义;指出,由于铵的固定作用和不同土壤的固铵能力各异,常用的淹水培育法所得到的土壤氮素矿化量值不但一般偏低,而且难于进行相互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