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制理论与东北亚能源外交

被引:8
作者
杨旭涛 [1 ]
唐彦林 [2 ]
机构
[1] 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 
[2]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东北亚; 国际机制理论; 能源外交; 区域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机制; 共同利益;
D O I
10.13654/j.cnki.naf.2008.05.013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F416.2 [能源工业、动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东北亚地区,由于中国、日本、韩国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的异军突起以及东北亚内部因能源而起的各种争端,能源外交成为东北亚外交中的重点和热点。开展东北亚能源外交的目的是通过政策协调构建一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在东北亚地区不存在霸权国家提供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可以考虑运用国际机制理论,通过能源外交特别是多边能源外交构建本地区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并充分发挥能源外交的"外溢"功能,借机推进东北亚整体合作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能源与交通合作——“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论坛”综述 [J].
李天籽 .
东北亚论坛, 2007, (05) :28-28
[2]   中国新能源安全观与实现全球能源安全 [J].
马延琛 ;
吴兆雪 .
东北亚论坛, 2007, (04) :18-22
[3]   二战后苏联西西伯利亚的油气开发与劳动力迁移 [J].
王绍章 .
人口学刊, 2007, (04) :49-52
[5]  
全球能源大棋局[M]. 时事出版社 , 陈凤英, 2005
[6]  
多边主义[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鲁杰(JohnG.Ruggie)主编, 2003
[7]  
俄罗斯能源外交与中俄油气合作[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郑羽, 2003
[8]  
权力与相互依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 2002
[9]  
外交学概论[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鲁毅等著, 1997
[10]  
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J] . John Gerard Ruggi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199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