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

被引:30
作者
段学军 [1 ,2 ]
邹辉 [1 ,3 ]
王磊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体制机制; 大河流域; 国外经验; 政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全的体制机制是这一地域广阔、内部差异巨大的大河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国外经验—国内实践—存在问题—政策建议"的思路,本文从流域综合研究和规划、区域协调机制、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探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从国外经验来看,大河流域经济带的建设管理强调深入的系统综合研究,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设置综合性的政府管理机构,建设流域开发综合法律法规体系。国内在长江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也建立了一些长江流域开发管理机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跨江发展、飞地经济、港口整合、通关一体化等区域合作机制方面有所突破,总体上仍存在缺乏综合性的国家管理机构与系统性的政策支撑、区域与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区域市场一体化受到行政壁垒制约、流域开发管理缺乏综合性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为有效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应尽快理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包括成立长江经济带开发管理委员会,建立多层次协调平台与机构,促进市场一体化发展,实行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以及制定和出台《长江法》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377 / 13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法国罗纳河及其流域整治 [J].
让保罗布拉瓦尔 ;
蔡宗夏 .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 (01) :11-18
[3]   滨江城市跨江发展模式、过程及驱动机制 [J].
李俊峰 ;
焦华富 ;
梁梦鸽 .
地理研究, 2012, 31 (12) :2162-2172
[4]   沿江开发成就卓著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热烈祝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刊二十周年 [J].
虞孝感 ;
张维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7) :781-785
[5]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水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J].
史璇 ;
赵志轩 ;
李立新 ;
耿思敏 ;
王青 .
干旱区研究 , 2012, (03) :419-424
[6]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剖析 [J].
乔旭宁 ;
杨永菊 ;
杨德刚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4) :395-402
[7]   国外流域开发经验对西江黄金水道开发战略的借鉴意义 [J].
李彬 .
经济研究参考, 2011, (53) :58-60
[8]   贵州猫跳河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比较 [J].
黄园淅 ;
张雷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1, 33 (08) :1462-1468
[9]   多瑙河流域国际合作实践与启示 [J].
胡文俊 ;
陈霁巍 ;
张长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7) :739-745
[10]   泰晤士河流域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比较分析 [J].
史虹 .
水资源保护, 2009, 25 (05) :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