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碳捕集电站贫液CO2负载率优化研究

被引:16
作者
刘文毅 [1 ]
唐宝强 [1 ]
徐钢 [1 ]
胡玥 [1 ]
杨勇平 [1 ]
宋晓娜 [2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实习中心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CO2捕集; 贫液CO2负载率; 工艺模拟; 燃煤电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73 [电力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针对燃煤电站CO2捕集能耗较高的问题,在统筹考虑大规模碳捕集燃煤电站汽水系统、脱碳单元和CO2多级压缩单元的相互影响下,对脱碳单元贫液CO2负载率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脱碳单元再生能耗随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在贫液CO2负载率为0.26mol/mol时取得最小值;不同再生压力下,随着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脱碳单元的辅机泵功随之增大;在CO2捕集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O2压缩功几乎不随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而发生变化;大规模碳捕集燃煤电站的供电效率随贫液CO2负载率的增大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贫液CO2负载率为0.26mol/mol、再生压力为250Pa时取得最优值.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胺法脱碳系统再生能耗 [J].
李小飞 ;
王淑娟 ;
陈昌和 .
化工学报, 2013, 64 (09) :3348-3355
[2]   氨水与MEA的CO2捕集对比研究 [J].
马双忱 ;
王梦璇 ;
孙云雪 ;
崔基伟 ;
陈伟忠 .
动力工程学报, 2012, 32 (01) :52-58
[3]   氨法脱碳系统再生能耗的研究 [J].
秦锋 ;
王淑娟 ;
HALLVARD FSvendsen ;
陈昌和 .
化工学报, 2010, 61 (05) :1233-1240
[4]   化学吸收法回收低浓度CO2工艺流程改进与模拟 [J].
李庆领 ;
李太星 ;
刘炳成 ;
李停停 .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10, 27 (03) :247-252
[5]   电厂烟气CO2胺法捕集工艺模拟优化 [J].
刘炳成 ;
张煜 ;
李聪 ;
张建 .
化工进展, 2009, 28(S1) (S1) :293-296
[6]   燃煤电厂CO2捕集系统的技术与经济分析 [J].
黄斌 ;
许世森 ;
郜时旺 ;
刘练波 ;
陶继业 ;
牛红伟 ;
蔡铭 .
动力工程, 2009, 29 (09) :864-867+874
[7]   Progress in carbon dioxide separation and capture: A review [J].
Rajender Gupta ;
Rachid B Slimane ;
Alan E Bland ;
Ian Wright .
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 2008, (01) :14-27
[8]   燃煤电站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研究 [J].
李庆钊 ;
赵长遂 .
锅炉技术, 2007, (06) :65-69
[9]   大型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IUS [J].
谢安俊,刘世华,张华岩,陈斌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1995, (04) :247-251+217-218
[10]  
中国电力减排研究[M]. 中国市场出版社 , 王志轩,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