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华侨汉语教育政策简论——以东南亚华侨的汉语教学为例

被引:2
作者
于锦恩
刘英丽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华侨; 汉语; 教育; 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民国时期华侨的汉语教育以"三民主义"为指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国语水平,并且用国语作为教学语言,促进了国语在华人社会的统一,加强了华人的民族团结。教材建设尽量适应华人社会的特殊语言状况,提高教材的可用性。在以华侨居留地汉语教育为主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大学的相关资源,积极开展对华侨的国语文培训。不过,在东南亚华侨的汉语教学中,党化教育的浓重意识形态色彩严重影响了汉语的传播。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简史[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郑良树, 2007
  • [2] 东南亚华文教育[M].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周聿峨著, 1995
  • [3]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 江苏古籍出版社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