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差异、感受结构与社会变迁——从文化反哺说起

被引:13
作者
成伯清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文化反哺; 代际关系; 历史与现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这迅疾的社会变迁,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尤其是不同年龄的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他们在为我们这个传统的国家走向现代作出自己努力的同时,亦呈现出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方式上的不同差异。早在1988年,当改革开放十周年之际,周晓虹就创用了"文化反哺"一词来指代在急速变迁时代所发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颠覆现象——因为对变迁更为适应,传统的被教化者即年轻一代成为这个时代的教化者,而传统的教化者即年长一代因为对变迁感受相对迟缓则成了被教化者。如今,除了像李春玲所说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已经发生并且还在发生鲜明的转变外,像周晓虹和成伯清所说,通过"文化反哺"年轻一代也将自己对新世界的理解有效地送达给了自己的长辈,并促成了后者朝向新时代的转变。尤为重要的是,一如连连的历史回顾所指出的那样,作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产物,中国社会的独特性更使这种代际关系的颠覆具有前所未有的革命意义。为此,借《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一书出版之际,我们组织了这场讨论,并希望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0+110 +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2000, (02) :51-66
[2]   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 [J].
周晓虹 .
青年研究, 1988, (11) :22-26
[3]  
文化反哺.[M].周晓虹.商务印书馆.2015,
[4]  
转变参与.[M].(美) 赫希曼 (Hirschman;A.O.)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法)爱弥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著;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