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选育品系及其野生型的ISSR指纹分析

被引:21
作者
李文红
姚建亭
王继成
王如才
段德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龙须菜; 红藻; 亲缘关系分析; 种质鉴定; 指纹图谱; ISS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4 [藻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ISSR标记对龙须菜一个野生型群体和选育品系两个不同年代的栽培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构建了龙须菜选育品系的指纹图谱。通过实验从2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6条引物,可以产生清晰稳定及可重复的带,共扩增出118个位点;野生型和选育品系两个群体的遗传相似率分别为0.7301、0.7189,选育品系的两养殖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率为0.9375;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证明,龙须菜选育品系与其青岛野生型亲缘关系很近。7条引物产生的12条特异片段可用于龙须菜选育品系的种质鉴定,每条引物都能将龙须菜选育品系和其野生型分开;根据引物S848扩增的位点构建了指纹图谱,可用于区分龙须菜选育种群及野生种群。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 liui)铁限制的生理生态学反应 [J].
刘静雯 ;
董双林 ;
冯丽洁 .
海洋与湖沼, 2004, (02) :167-175
[2]   几种江蓠属海藻的ISSR标记分析 [J].
孙雪 ;
张学成 ;
茅云翔 ;
刘金姐 ;
隋正红 ;
秦松 ;
费修绠 .
高技术通讯, 2003, (09) :89-93
[3]   遗传标记及其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J].
梁明山 ;
曾宇 ;
周翔 ;
侯留记 ;
李霞 .
植物学通报, 2001, (03) :257-265
[4]   采用RAPD和ISSR标记探讨中国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J].
钱韦 ;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2000, (07) :741-750
[5]   龙须菜藻体匍匐组织的生理特性与功能研究 [J].
李纫芷 .
海洋与湖沼, 1999, (01) :41-44
[6]   温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的影响 [J].
任国忠 ;
陈美琴 .
海洋与湖沼, 1988, (04) :329-335
[7]   温度对真江蓠幼苗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J].
陈美琴 ;
任国忠 .
海洋与湖沼, 1987, (03) :301-308
[8]   江蓠幼苗的早期发育过程 [J].
陈美琴 ;
任国忠 .
海洋与湖沼, 1985, (03) :181-187+254
[9]  
Organellar DN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and nuclear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analyses of morphotypes of Gracilaria (Gracilariales, Rhodophyta) from Chile[J] . Mariela González,Rolando Montoya,Arturo Candia,Patricia Gómez,Manuel Cisternas.Hydrobiologia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