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拔尖人才的成才规律与启示

被引:32
作者
李晓轩
牛珩
冯俊新
机构
[1]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 北京科技大学
[3] 清华大学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拔尖人才; 优势积累; 普遍性原则;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04.03.010
中图分类号
C961 [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优势积累"为科研拔尖人才做出杰出工作提供了最大可能。"优势积累"的因素包括:具有良好的先天素质,进入名校学习,师从名师,有出国留学经历,以及在一流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等。但是,最终评判科研拔尖人才的标准是做出高质量的研究工作,而不是其它因素。我国拔尖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广泛利用国际资源以及建立基于普遍性原则的竞争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 [J].
吴殿廷 ;
李东方 ;
刘超 ;
张若 ;
顾淑丹 ;
蔡春霞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09) :54-63
[2]   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团队建设及学术交流现状研究 [J].
李晓轩 ;
曹效业 ;
陈浩 ;
马颜 .
科研管理, 2002, (04) :120-127
[3]   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问题初探 [J].
曾国屏 ;
李正风 .
科学学研究, 2001, (02) :62-68
[4]   我国90年代高级专家群体结构特征分析 [J].
谭卫和 .
中国人才, 2001, (04) :29-30
[6]   科学家的基本素质──对中美科学家基本素质的抽样调查报告分析 [J].
李湘德 .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06) :130-131
[7]   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诺贝尔奖获得者 [J].
王荣德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9, (02) :73-77
[8]   我军优秀科技人才成才规律调查 [J].
贺加 ;
高京生 ;
陈俊国 ;
向焱彬 .
卫生软科学, 1999, (02) :55-57
[9]   中国不可淡漠诺贝尔奖 [J].
赵红州 .
科技导报, 1995, (08) :3-6
[10]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 华夏出版社 , (美)科尔(Cole,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