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

被引:14
作者
马诗雯 [1 ]
王国豫 [2 ,3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2]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3] 复旦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负责任创新; 责任; 风险;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00311001
中图分类号
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36 ; 090102 ;
摘要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学与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能源、生物医药、农业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与此同时,其研究与创新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与伦理挑战。文章追溯了"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渊源,指出了"负责任创新"对责任伦理的积极拓展和对技术评估与技术伦理、法律与社会影响研究的升华。在分析了合成生物学"负责任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建议从加快生物安全立法、风险与伦理评估、责任教育与监管、公众对话与参与、跨学科协同和全球治理6个方面,建立健全我国合成生物学"负责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51 / 76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概念辨析和学理脉络 [J].
廖苗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 41 (11) :77-86
[2]  
基因编辑技术:进展与挑战[J]. 卢俊南,褚鑫,潘燕平,陈映羲,温栾,戴俊彪.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11)
[3]  
责任伦理视域下“负责任创新”的概念框架与现实意义[J]. 甘义祥,刘钒.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6(02)
[4]   合成生物学——革命性的新兴交叉学科,“会聚”研究范式的典型 [J].
赵国屏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5, 45 (10) :905-908
[5]   创新范式转移——责任式创新的研究兴起 [J].
梅亮 ;
陈劲 .
科学与管理, 2014, 34 (03) :3-11
[6]  
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responsible innovation[J] . Jack Stilgoe,Richard Owen,Phil Macnaghten. Research Policy . 2013
[7]   A note on ethical aspects of BCI [J].
Haselager, Pim ;
Vlek, Rutger ;
Hill, Jeremy ;
Nijboer, Femke .
NEURAL NETWORKS, 2009, 22 (09) :1352-1357
[8]  
Systemic innovation and risk: technology assessment and the challenge of responsible innovation[J] . Technology in Society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