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中国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58
作者
罗云峰
吕达仁
李维亮
周秀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中国; 大气气溶胶; 光学厚度; 多年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我国北京等地47个甲种日射站1961-1990年逐日太阳直接辐射日总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反演了该 47站 30年来逐年、逐月 0.75μm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平均值.结果表明:1961~1990年,我国AOD总体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青藏高原主体,大气气溶胶增加最为明显;华北地区、山东半岛、青海东部和广东沿海,大气气溶胶增加也较明显;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大部气溶胶增加相对较小;而新疆西部与云南部分地区气溶胶有所减小.平均而言,我国AOD春季最大,夏季最小,秋、冬次之;而AOD的增加趋势春季最大,冬季最小,夏、秋季相当.所选47站中,四川盆地成都、重庆和南充3站AOD值最大,云南景洪站AOD值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 [J].
罗云峰 ;
周秀骥 ;
李维亮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6) :63-72
[2]   我国可降水量同地面水汽压关系的经验表达式 [J].
杨景梅,邱金桓 .
大气科学, 1996, (05) :620-626
[3]   从全波段太阳直射辐射确定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 I:理论 [J].
邱金桓 .
大气科学, 1995, (04) :385-394
[4]   我国大陆大气水汽含量的计算 [J].
王炳忠 ;
刘庚山 .
地理学报, 1993, (03) :244-253